之前跟汪萱做同桌,汪萱就是她的目标,这次她已经超过了汪萱,她的下一个目标是现在的团支书黎郦。
周文浩之前一直稳居第一,分数能甩第二名十几分,比方茵高二三十分,方茵还从未将他列入赶超的目标。
他完全不偏科,就连作文都经常得奖拿满分,光这一点就能甩开方茵至少五六分了。
方茵每次听到他朗读自己的满分作文都自愧不如,她的阅读量确实不如他,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她现在忙着刷题,也没那么多精力再去恶补阅读量争取作文上扣掉的那几分了。
他在方茵眼里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即使这次侥幸比他高了一分,方茵也不敢有任何骄傲自满的念头。
座位很快选完,方茵如愿跟窦筠做了同桌。
周文浩同桌的位置被王劲选了,这个一句话刺激到方茵发奋图强的男生现在在班上的排名一直稳定在12名左右。
方茵自己靠成绩捡回自信,成绩也超过王劲后,他当初那句话方茵就没放在心上了。
相反,她还挺感激王劲,要不是他,自己也许还是那个颓废的厌学少女,在父母花钱把她塞进来的高中校园里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
王劲和窦筠都是活泼的性子,而且他们俩也是初中同学,本就熟络,因为有他们两人在,他们四人课间偶尔也能扯几句闲话。
进入高二下学期,课业更紧张起来,除了体育课还保留一周一节,以前每周两节的计算机课已经取消了。
黑板旁边贴上了高考倒计时的牌子,看着那个数字每天变小,方茵能感觉到笼罩在教室里的气压越来越低。
进入高二后,男生在理科上的优势渐渐显露,不少之前成绩不的女生在班级中的排名渐渐下滑,窦筠就是从20名左右降到了30多名。
窦筠跟方茵的关系亲近起来后除了问她题目,还会偶尔吐槽她妈把她管得太严了。
方茵是亲历过成绩大幅下滑的过来人,很能理解窦筠的压力,但除了口头上宽慰几句,她也解决不了窦筠的问题。
窦筠偏科很严重,她的数理化都有点跟不上,方茵跟她讲题就发现她的问题不是刷几道题能解决的,她并没有掌握理科思维、举一反三的能力。
窦筠周末也有去补课,但起色不大,还因为补课跟母亲时常起冲突。
这些她都会在自习晨读时碎碎念地跟方茵抱怨。
方茵的成绩好起来之后,跟父母的关系也更好了,父母在家里也不会教训她了。
每天她下晚自习回去,妈妈都会给她送来牛奶和果盘,就不再打扰她学习了。
高二下学期之后,妈妈换了一个比较清闲的岗位,中午会赶回来给她做饭,会为她准备洗好切好的水果,用保鲜盒装好让她下午带去学校,课间补充营养。
方茵会跟窦筠一起分享,带的多的时候也会分点给后座的两个男生。
跟周文浩的关系熟悉一些后,方茵有时候碰到刁钻的数学题,也会转过去问他,他都能很快点出解题思路。
转眼到了高二下的期末考试,他们这学期已经学完了高中所有的课程,这次期末考试会考高中所有的内容,算是第一次模拟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