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半月前,得知略通诗文的秦川到了金陵后,徐长景自是在第一时间登门拜访,力邀秦川加入书院。
秦川这一病不起,徐长景更是忙前忙后,府里的名医,有一半都是他出钱请的,待秦川大病初愈后,秦母对这位徐山长自是感激万分,秦川也就顺理成章的加入了飞鸿书院……
“放榜了,徐山长,一起过去看看。”说话的是四海书院的山长李泰年。
“好,一起看看。”徐长景笑着跟了上去。
四海书院也是家小书院,这些年的成绩一直在下游徘徊。
两位山长好似难兄难弟,这关系倒也不。
初试红榜分三等,自下而上分别是尚可者三十人,甚好者十五人,极佳者三人。
在极佳之上还有优胜一人,即为初试榜首。其名字和作品将由本次诗会的评审之一,知府史大人亲自公之于众。
自三年前开始,初试优胜又添了新奖,是由知府大人亲笔题写的木雕金漆匾额一块,这也象征着金陵书院界的志高荣誉。
前三年的三块匾额,被金陵三大书院,秦淮书院、云麓书院、止水书院各得一块,今年三家书院都对这块新匾虎视眈眈。
徐长景怀着忐忑的心情,在红榜上自下而上,寻找着其下门生的名字……
“尚可者……没有,甚好者……没有,极佳者…………”
悬着的心渐渐沉入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