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让人暂时不要去惊扰他们,暗中监视即可,或有意外收获也不一定!”
李悝笑道:“做的好!那诸位觉得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对待白羽王朝?
目前我们虽然是多线开战,但战力尚且有余,只是后勤压力大一些,我的意见是连他们一起打!”
王忠嗣道:“当然要打!
他们此番能得手,借的也是我朝之势,得打痛他们,才能让其他国度知道我东华国不可侵犯!”
刘穆之道:“后勤压力大,主要在于运输,粮食辎重目前国内收获颇丰,库存亦已满仓,我也赞同打!”
在两人之后,沮授也赞同了此意见,唯有贾诩还未表态。
见状,众人都有些疑惑。
贾诩笑道:“诸位不要这样看着我,我也赞同打。
但我以为,还得查清楚白羽王朝此番行动,与冬曜国那场莫名其妙的宫变有没有关联!”
闻言,众人一怔。
李悝思忖道:“文和的意思,这两国的变化,与背后有人指使有关?”
贾诩点头道:“冬曜国主卫剑杰寿元尚可,虽近年昏庸,近佞臣,远贤臣,但总体国势尚可,远远不至于如此早便恶化到宫变的程度,其中定有问题!
结合王上刚传来的情报,或与其朝中那位名为汪华台的丞相有关!
新王卫光在其大力支持下登上王位后,针对我东华的方针不仅没有任何变化,甚至隐隐有所加强,与白羽王朝之间的交流也多了起来。
永靖关方面也多了不少探子,效率比起卫剑杰主导之时,强了数倍!
两个平时关系不深,交流甚少,甚至最近隐隐敌对的国家突然化敌为友,这背后若说没有问题,不太可能
因此,我的建议是——白羽王朝要打,但冬曜国也要打,而且要打得快,不给他们任何整合资源战力的喘息机会,要以雷霆手段迅速攻灭他们!”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神情俱震。
沮授咂舌道:“文和,你的想法也未免太大胆了!只是光凭文远他们的战力,怕是力有未逮!”
贾诩道:“因此我们要在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实行斩首行动!
目标便以汪华台以及卫光为主!
冬曜国因魔灾一事,国内的风气变化了许多,心气不足,团结之意亦不强。
这点从许多巨富书香之家接连迁到我东华境内便可见一斑!
不管汪华台卫光背后是谁,只要斩了他们,迅速控制住冬曜朝堂,其国内剩余的大军不攻自破。
我们减少牺牲,对方将士也能减少损失,相信只要我们“谆谆教诲”,“晓以大义”,他们应该能明白的!”
如此详细的剖析,让众人陷入了深思。
许久,李悝表态道:“好,文和所言虽大胆,但确实有成功的可能,我同意!”
王忠嗣、沮授、刘穆之亦同时表态同意。
贾诩道:“既然诸位都同意,那需得派我们朝中最强的人去了,诸位以为如何?”
李悝颔首一笑:“理所应当!让子仙、傲剑、澹台升、布衣以及曹云从走一趟吧!
有这五大聚神顶尖的高手一起出手,就算汪华台身份再神秘,手段再多,也插翅难逃!”
“可!”“善!”
“同意!”
沮授又加了一句道:“子龙那边的战事近乎平定,再让他携十万王庭精锐驰援文远他们。
在拿下冬曜朝堂上下后,以大军压境,以武力威逼其国内大军投降,提前结束冬曜战线,以防有莫名变故影响我们之后的布局与得之不易的胜果!
就算冬曜国背后真有人撑腰,远水解不了近火,他们也无力回天!
同时为巩固战果,再令驻守在西景关的「双枪将」董平率领新招募的三十万临海军往冬曜国推进。
待拿下冬曜国后,也可迅速平定其国内骚乱,把我国的边界线快速推进到冬曜国的边境。”
“大彩,沮授兄所言极为妥当,诸位若无异议,就这么办了!”众人自然没有反对的意思,亦大加赞赏。
待商议结束,立马便唤来书佐官把策略写好,封进特制的火竹封之中,迅速送往前线。
当“玄静司”刚从骄河城内回返永靖关不久,东华朝堂的密令亦随后而至。
看着刚刚到来的密令,张辽、姜维等大将无不悚然动容。
许久,张辽一拍案桌,扬声大喝道:“来人,速速令正在前线征战的军队回撤到就近的城池中休整,同时命大军集结备战!”
姜维感叹万分道:“有人提前制定计策就是爽利,有许多我们不曾关注到的层面,都被一一补足,真省事!”
众将闻言,俱是大笑。
盖延擦拭着自己的兵器,亦笑道:“我喜欢这样的风格,我们只管冲杀就好了,最多随机应变,见机行事,可比之前绞尽脑汁如何打,要来得有效率,且轻松多了!”
他的话迎得了不少中下层将领的赞赏,气氛越发热烈。
玄芷柔虽为降将,但在见过风伏纪过后,亦赢得了众将的绝对信任,自然没有被排除在外。
知道东华朝堂制定的计策后,也不由为他们的大胆果断而惊叹不已。
东华众将不知道冬曜国朝堂上的情况,她哪有不知的道理!
在玄天府逃离,赤焰门等门派被新王卫光联合汪华台剿灭后,冬曜国的中高端力量几乎已跌落到了谷底。
若他们背后并没有过于强力的援手,那么将有九成九以上可能性被东华国的斩首行动彻底终结掉国运。
“怪不得召华一那厮说,东华国国运厚比山高,立运朝只是时间问题,让我把握好机会,玄氏一族便可借此东风再起!
如今看来,他所言非虚。
有这等擅长布局定策的谋士文臣在,又有极擅征伐层出不穷的领军大将,以及修为高深的修士在,东华国怎么可能崛起不了!”
玄芷柔暗自思忖,内心感叹不已。
在东华国方面及时改动策略之际——
或许就连卫光以及邓奉常(汪华台)也没想过东华朝堂的诸位重臣,竟会对他们如此重视。
在长明白羽战线未明的情况下,竟都目光转移到了他们身上。
皇宫大殿上。
卫光作为新王,在一连串针对国内门派的清洗行动过后,终于首次召开了浩大的朝堂大会。“臣等拜见吾王,愿吾王之辉耀及天下,威势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