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卿,朕先走一步!”
话音一落,袁景面容狰狞,不顾自身的伤势,义无反顾的提着剑杀入了混乱的战场之中。“陛下,陛下,陛下不可啊!”
众臣阻拦不及,急声大喊。
一旁的颜珙默默拿起了高殿文手里的剑,抹去脸上的鲜血,淡淡道:
“诸位,很高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能与诸位并肩作战,但愿来世我等有机会再成为好友!
待宿慧觉醒时,定要一醉方休!”
言罢,颜珙追随着袁景的身影而去,很快其瘦弱的身躯便消失在混乱的杀伐狂潮之中。
其余人见状,俱是面色惨然,心中悲戚。
柴叔震心知陛下与中书令皆存死志,两颊默默流淌下了泪水,片刻后陡然放声大笑道:
“诸位,我也先走一步,如中书令所说,若有宿慧觉醒时,定要一醉方休啊,哈哈哈——”
对于外人来说,或许无法理解这种情感。但对于袁景,乃至颜珙柴叔震这等临海的君臣来说,就算此次大战将胜,临海的消失业已成定局。
日子必将继续,但于他们来说,却是信仰意志的崩塌,再无生存的动力可言。
“陛下,等等微臣!”
血色横行中,残存着的一众临海将官接二连三的冲入战场之中。
刀剑劈落,鲜血挥洒间。
一名名老臣生机耗尽而去。
一名名将士浴血杀伐后,亦无力地倒在了更多的刀枪剑戟之下。
残阳如血,如同他们此刻的心境。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的视线也渐渐模糊起来,眼前似乎出现了曾经铁马兵戈,恣意战场的辉煌画面。骏马奋蹄风雷动,
英骑逐风破敌营。
铁骑如龙翻江海,
烽火连天若浮萍。
直至翌日中午,这场发生在临海皇城前的大战随着最后一名金鳞将官的倒下,终是结束。
整个战场,入目所及,皆是滚滚的鲜血与绵延百里的尸体。
煞气盈野,血腥冲天。
满目疮痍下,唯有东华国的将士依旧站得如标枪一样笔直。
“将军,金鳞王朝此役三十万大军皆已覆于我军之手!”
伤痕累累的廖化来到赵云眼前,沉声禀报。
赵云轻轻拍着廖化的肩膀,点点头,沉声道:“清点好伤亡的兄弟数目,带回英烈祠!”“是!”
廖化面容肃穆,立即领命而去。
“孝杰,你带一万玄甲骑以及两万辅军前往临海港口,若发现尚有金鳞王朝的人在,杀无赦,一个不留!”
“末将领命!”
金孝杰沉声一喝,顾不得休整,立即带着人马朝临海港口赶去。
“子龙,袁景他们都战死了!”
高顺踏着满地的血腥而来,脸色极其凝重。
赵云深深一叹:“袁皇本就刚烈,此举在意料之中,厚葬吧!
高顺,这里交给你了。
我与士信分头前往望江关与永靖关,把冬曜凌江二国的军队打回去!”
高顺颔首沉声道:“好,休整一日再出发吧,将士们都有些乏了!
这里你不用担心,后续王上还会派来后备军镇守此地的!”
“好!”
两人商谈片刻,亦加入到了清点伤亡的队列之中。
春风透雨,万物竞苏。
金鳞王朝三十万大军在临海皇城下全军覆没的消息,注定将引起极大的狂潮。
但此刻,在东华诸将的刻意封锁下,消息暂时还未散发出去。
休整一日后。
赵云与罗士信带着两支人马,分别朝永靖关与望江关方向继续进军。
在颜府内的陈宫得知消息后,亦随着罗士信朝望江关而去。
挚友的意外死亡,对他来说不啻于一次极大的打击,他愿意倾尽己身之力,为挚友复仇。
高顺坐镇临海皇城,在安抚城内居民的同时,亦开始派人到临海各地清剿因金鳞大军到来而引起的持续骚乱。
一万陷阵营也被分割成了三支,一支与高顺坐镇皇城,另外两支则前往骚乱最为严重的临海皇族诸王封地平叛。
经此一役,临海国算是彻底尽入东华手中。
但以这种方式得到,却也让远在王城内的东华群臣惊喜不一,心绪极为复杂。
与此同时,在大胜的捷报传到东华朝堂之际,从风伏纪所在的书房内亦突然涌起了惊人的才气。
才气与护佑东华国境的镇运九灵相互辉映,一时光辉万丈,引得东华子民无不侧目。此景在以往从未有过!
连正在尚书府内处理公务的李悝都不由抬起头来,眼里浮现出思索之意,低语思忖道:
“才气深厚,看似无邪,内里却蕴含着极为深沉的杀意,诡道与兵道并存!
有意思!
如此矛盾的气质竟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这是哪位文武大才降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