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典礼一成根基厚,关外风云变幻中
定鼎二年春分之际。
东华国主风伏纪与原大应安宁九公主顾清浅大婚典礼,终是在万众期盼下,如期举行。
九头灵兽再次显圣于世,带着万分欣喜之意,着重调理东华本土境内节气,使天轻气朗,温暖和煦。
“天地为证,神灵共鉴。
王风伏纪,后顾清浅,承天之眷,结发为夫妻,誓共守此生不渝之情。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清浅虽为后身,亦愿伴君左右,使君无后顾之忧,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愿此誓言长存,如山若海,坚定不移——”
在宗正风袙欣喜感动而颤动的高扬声音下,文武百官乃至王城子民的喝彩声在钟鼓齐鸣,埙篪笙笛萧的悠扬和奏下,适时响起。
随着礼乐之声奏响,誓言渐定之时——
一道清亮的凤鸣之声与一阵威严厚重的龙吟同时昂扬而起,连续九声之后,方才消散。
惊人的典礼异象震动天下,让万千东华子民愈加欣喜,口中欢呼出声。
“龙凤齐鸣,呈祥天下,壮哉我东华,大彩!”
“国主万年,王后万年,东华万年!”
“国主万年,王后万年,东华万年!”
浓烈的气运归心之力,随着欢呼声从东华国境内四方汇聚而来。
让结婚大典渐显神异之际,亦让东华国的气运达到了自风伏纪执政以来的顶点。
于王宫高台之上,无数鲜艳的大红旗帜随风飘扬,猎猎作响。
坐在长辈椅位的顾长空欣慰的看着眼前一幕,眼里隐约有丝丝湿润浮现。
两侧,一众原大应皇子神情复杂各异,与旁边无比兴奋,却渐显风霜年华的一众风氏族老形成鲜明对比。
一众风氏族老等待这一天已经太久了,一直生怕自己的寿命已经等不起了。
直至今天,终是得偿所愿。
东华传承有望矣!
一念及此,有些族老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开心得老泪纵横。“一拜敬天地!”
“二拜敬高堂!”
“三夫妻对拜!”
一番复杂的礼定之后,众人终是不舍的目送着风伏纪携着顾清浅之手,一步步踏入凤仪殿中。
礼成之后,盛大的庆祝盛宴即时展开,彻夜狂欢不止,到处弥漫着万分欣喜之气息。
红烛高燃之下,眸里微有泪痕的顾清浅被风伏纪缓缓掀下了凤冠珠帘。
他轻轻抹去了顾清浅两颊的泪痕,笑道:“若是以后想你父皇了,可以随时到武陵城去,又何必伤感!”
顾清浅被这番纵容而关怀的言语逗笑了,轻启朱唇道:“王上说笑了,既为后宫之主,又怎能时时擅离职守呢!”
风伏纪把身上那些繁重的服饰一一摘下,闻言不由笑道:“你可是朕之王后,我风伏纪的妻子,擅离职守,却说得你好像在做一个工作一样!”
闻言,顾清浅一怔,便知自己失言了,却见风伏纪笑意盈盈的看着,便知他没有生气,脸上也不由浮起一丝笑意,“是妾失语了!”
她话音刚落,便见风伏纪坐了过来,吹灭了红烛,熄灭了灵蕴光灯,带着让人耳颈发痒的温热语气道:
“春宵一刻值千金,清浅吾妻,该就寝了!”
“唔,王上…...”
随着金丝凰幕落下,一抹嫣红宛若秋天的枫叶,于内敛而激烈的龙凤和鸣之声里,倏然绽放。
七天的狂欢,转瞬即去。
但于东华国万千子民来说,风伏纪的大婚让他们的心越发安定下来。
尤其是后夏与大应的子民,在经历没有任何区别对待的狂欢福利后,越发对东华忠诚。
他们中的许多人也不是没有经历过改朝换代之事,但对东华国这种律己宽人,善待平民的统治者,却是平生罕见。
就连之前的死敌西景境内,部分极为顽固的原西景子民在经历此事后,那颗似乎永不满足的心亦渐渐沉寂下去。
国家有了传承的希望,那他们这些人无论再如何不满东华的统治,再怎么闹腾,终将被扫入历史的尘埃之中。
不仅得不到自己人的支持,连外界势力的触角亦慢慢退了出去。
“没想到,竟然真的让那个不到弱冠之年的小子做到了!东南一统啊!好像只有千余年以前的白雉皇朝做到过。
这风伏纪,果然不可小觑!”
于临海国皇宫之中,皇帝袁景深沉的目光注视着御花园内春意盎然的缤纷场景,心里却没有任何欣喜之意。
一旁,一名中年人递给了袁景一杯温度适中的浓茶,自己亦品了一口,笑道:
“陛下莫不是认为我国与东华之间签订的五年国运契约还是短了?”
袁景轻抿一口,而后才把目光移向了中年人,笑道:“颜卿,那你觉得朕是什么意思呢?”
颜珙微微一笑:“老臣岂敢揣测陛下之意!”
“老滑头!”
似乎对颜珙的回答早有预料,袁景轻笑一声,说道:“龙渊与东华国的王忠嗣照过一面,至今仍对他赞誉有加,而如王忠嗣这样的人,在东华似乎还有不少。
你说,我们该怎么面对三年之后的东华国?”
颜珙沉默了,许久方叹道:“老臣不知!他们现在就已经算很强了,甚至有传闻此次魔灾背后的三阳仙宗与广宁仙宗,皆是亡于他们手中。
面对这样的敌人,老臣一时也没有头绪。”
袁景轻声一叹,转瞬笑道:“算了,还好龙渊见机得快,使我临海多得了三年准备的机会,相信西景关外的其他国家,可没有机会像我等一样从容了。”
颜珙摇摇头:“王上谬赞了,那小子也就是有幸与那陈公台搭上了线。
不过当时的东华还没成长到今天这等地步,倒是让我等错失良机了!”“果然,看来你也认为五年的国运契约短了!”
袁景微微一笑,却似乎不以为意,转移话题道:“冬曜国那群魔崽子最近如何了?”
颜珙冷笑一声说:“自从三阳仙宗覆没的消息传开后,这群魔崽子走狗就跟蔫了的茄子一样,退回去了。
甚至有些宗派势力还不听冬曜联盟的禁令,想从那些异族魔物身上分一杯羹,可惜您知道的。
作为这场魔灾的参与者,他们得不到任何好处!”
“该!”
袁景冷然一哼,“我朝与凌江、长明两国最近的进展如何?”
颜珙摇头:“两国的态度依旧暧昧,据龙渊所言,他们似乎另有底气,或背后有倚仗也说不一定。”
“喔?他们连东华的兵锋也不怕?”闻言,袁景眼里浮起一丝诧异。
颜珙点头道:“是的!龙渊的师门为七品上宗,虽然还未出世,但另有消息渠道也不意外!”
袁景微微颔首:“龙渊可有说【龙亭宗】什么时候要出世?”
颜珙神色奇异,笑道:“没有,但应该快了,渊儿说「龙亭宗」的人曾悄悄出手收割过,或有进阶六品宗门的契机。”
“那这可是好消息!”
袁景闻言神情一震,思忖片刻即道:“关于陈公台最近与我等商议的商贸合作一事,你如何看?”
“相信陛下也看出来了!”
提起此事,颜珙眉头微凝,“陈公台跟我们谈的,大多是关于东华国的奢侈品以及文化制品,只有少数我们平时所需的资源与较为过时的技术。
若真的同意了,只怕于我国不利,国民如今的战斗意志本就不太坚定,之后怕是会被继续腐蚀,遑论那些…...”
说到最后,颜珙便没有说下去。
袁景自然也知道他想说的是谁,自然是大部分的宗室子弟,朝中的官员,乃至部分世家大族。
临海国本也拥有皇朝之姿,却因坐拥“澜沧河”天险,即使不得不退,亦有广阔的海域,使得袁景之前的帝王渐渐失去了进取之心。
帝王如此,国中的官员乃至宗室子弟更是有样学样,连带着大部分子民的心也渐渐被腐蚀殆尽。
终是在冬曜、神木、白羽等国先后崛起后,接连打了败仗,国境领土一减再减。
如今只比东南大地的原大应大一些,实力衰减了不少。
若不是临海目前尚有极为强盛的水军在手,可能早就被周边国度联手一起蚕食了。
饶是如此,现在的临海也不好过,这也是陈宫能屡次在这里混得风生水起的缘故。
两方各有所求,合作岂不是手到擒来之事!
一念及此,袁景微微一叹,旋即正色道:“暂且先答应他吧!
这本就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我等目前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只期望「龙亭宗」能给我们带来好消息吧!”
“都是臣等无能,才累得陛下如此打算!”
见袁景妥协,颜珙脸上却没有任何喜意,反而退后一步,躬身一拜,眼里浮起深深的愧疚之意。“这不是你的错,毕竟如爱卿这等人在朝中极少,独木难支。
而朕看似掌握天下大权,亦实难如那风伏纪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实在是积重难返啊!”
说着,袁景想起东华国从风雨飘摇的灭国边缘,如今却成长为东南统一的最后赢家,脸上不由浮起深深的感叹与羡慕之意。
而后摇摇头,负手转身,踱着缓慢而沉重的步伐,朝深宫走去。
“老臣恭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