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陈里正他们那一脉的七八房人全都实打实的上交粮食,大部分的粮食还是上次领的姜娴买的陈米糙面。
很快院子里堆积如山,一袋袋粮食凑在一起看上去让人心安。
至少这段时日不愁吃了,喝水的话,山洪水太脏了,只能去村头西边地里的地下河打水上来,放水缸里沉淀后再舀上头的清水吃用。
姜娴背的是最多的,两个大背篓里装了足足二百斤的粮食,都是精米精面,还有好几刀年前腌制好的肉,猪油和盐都是上好的,不是盐巴和骚气的边角料。
大家伙再一次刷新了对姜家的认知。
若非这一次出事,他们都还不知道姜家竟然这么有实力,果然聪明的人都是财不露白。
不过这回倒没有人羡慕姜家了,毕竟这一场天灾以后,家家都要从一无所有从头开始。
里正让陈达和几个年轻的壮小伙将食物搬进正屋,祖宗排位的台子后头,那里是最坚固的地方,也是避风遮雨还能避免被火星子引着的好地方。
里正喊了一声姜娴:“娴丫头,这粮食放在这里由你看管,每日定时定量,够村子里的人吃就行,不要煮多了,争取能撑过这段时间。”
姜娴猛然站起身,没想到里正会把这么重的担子交给自己。
“里正叔——”
里正摆了摆手:“娴丫头,你不必多说,就你看着,这屋子里除了你们家,谁家都有可能会藏私,但唯独你家不会,这个节骨眼你就不要推辞了!”
一句话落,村里人也没有任何怨言。
毕竟里正说的是实话啊,叫谁看着粮食都怕监守自盗,但姜娴就不一样了,她都能买那么多粮食分发给村里人过年,还能占这点小便宜?
姜娴有些哭笑不得,这做善事,咋还成了大家伙衡量的标准了!
“好吧,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虽然姜娴一点也不想揽这个事情。
村子里这么多人聚在祠堂里,人挤人的难免会有摩擦,里正又让姜娴和乔荀帮着管理,顺便安顿好男人们妇人们每天要做的事情。
一时之间大家伙都有事做了,还莫名其妙地亲近了不少。
可能是因为灾难面前,情分可贵。
一直到了第二天下午,官府的人才来了。
郭平安亲自带领着一队衙差和工具来了环溪村,隔河相望看着已经被淹没一大半的桃源村,可以说这一次暴雨山洪就桃源村受灾最严重,其余几个村子已经开始动员大家伙规整重建了。
但桃源村一大半村子上头像是覆了一座小山,只怕此地不宜居住了。
“所有人听令,务必在三天之内搭上一座吊桥通了村落,将受灾的灾民全部先救出来!”郭平安一声令下,师爷立即动员衙差们干活。
大过年的,又阴又冷,还要来这里干苦力活,衙差们面如菜色,却只能闷声干活。
郭平安又拉着环溪村的几个村民询问桃源村的现状,村民们是否都安全?
刚好被拽着的是来观望的乔大山,乔大山如实汇报:“回太爷的话,桃源村没有一个人受伤,早在山地龙爆发前,他们就全部转移进了那座祠堂里,就是那空地上孤零零单独一座的祠堂,这会子村民们应该都在祠堂里歇着吧!”
郭平安斜睨一眼乔大山,只觉得他眼熟,却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便询问:“你如何得知?”
“回太爷的话,我、我第二天就和我媳妇渡河过去看望了一下,我儿子儿媳还有亲家一家子都还在那边呢!”
郭平安微拧眉梢,有些不敢相信:“你说桃源村的百姓们一个受伤的都没有?你还能轻松渡河?这河水如此遄急你们如何渡河?”
这会子河面因为河水高涨都有三丈宽了,这么远的距离能爬过去?
乔大山连忙点头:“是啊,我媳妇会栓钩子,我们俩爬绳索过去的。”
话落,他指着不远处的一根绳索,这会子绳索都快逼近河面了,正拴着对面的大柳树,这一头牢牢地拴在一棵三人合抱粗的大树上,乔大山怕县太爷不相信,当场吊着绳索就爬过河去了。
郭平安:“!!!”
他立即扭头看向师爷衙差他们催促:“都还愣着干啥,这是个能人,快跟着他一起过河,就用这两个吊点建造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