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44章(1 / 2)

纪襄笑道:“此事我先前听裕华县主提过一回,已和她说好与她同行,要辜负娘娘的美意了。”

“哟,”章太后吃了一惊,放下手中的茶盏,“裕华消息倒是灵通,难不成是她娘告诉她的?这桩事,今日皇帝才在朝会提起。”

纪襄一怔,数数日子司徒征应是提前了许久知道的。

她连忙用话敷衍过去,免得太后琢磨起骊珠和她母亲寿阳长公主是如何事先得知的。

太后对去行宫长住很是期待,她没强求纪襄一定要跟着她去,兴致勃勃地说起了此事的起因。

明年是皇帝四十的万寿,他今日上朝时先说了为了万寿要修缮宫城,引起不少大臣的反对。皇帝并未动怒,转而提出,既然众卿反对,那不如在司阳再修建新行宫。

此言一出,皇帝是摆明了决心要在整寿前修建新宫或是修缮宫殿了。

原本反对修缮宫城的大臣都纷纷改口,相比之下,还是修缮宫城实惠多了。毕竟宫城历经数百年,确实有荒芜破败的地方了。燕氏的王朝还要千秋万代传下去,将宫城修缮一番也不是什么坏事,反而对后世有利。

皇帝便当场下令,一月后启程去司阳行宫,住到宫城修缮完毕。

这个命令来得仓促,负责皇帝出行的臣属宫人皆是有如泰山压顶。尤其是此次东幸规模庞大,一应人的出行仪仗护卫,途中的清跸住宿,行宫的预备接驾......

如此等等,太后自然不用操心。她说完了去行宫的好事,让宫娥喂着吃了一盏燕窝粥,看了微垂着眼仿佛正在思索的纪襄一眼,问道:“阿襄,你在想什么?”

她自然不会说她正在揣摩圣意觉得皇帝本意就是要让大臣都赞成修缮宫城,笑着应了几句。

太后果然没有再细问,感叹道:“也不知道去的路上,还会不会遇到刺客?”

纪襄微微蹙眉,她不记得之前去行宫围场有遇过刺客,问道:“娘娘何出此言?”

太后笑道:“你瞧,你出宫后竟是什么事都不知道了。”

这时,她又忘记了纪襄提前知道要去行宫的事,道:“在我寿辰那日,禁军居然在大慈恩寺的小水池子里抓了一个刺客。”

她皱起眉头,脸上显露苍老痕迹的几条纹路也跟着皱了起来,不悦道:“禁军未免也太粗陋了些!这么多天排查还有漏网之鱼。”

纪襄脑中嗡然一声,没想到当日竟然还有这样一桩事。蓦然间,她想起当日讲经时司徒征出去过,回来时已是腰间佩刀。

莫非和太后说的刺客有关?此事她一点都不知道......纪襄连忙问道:“娘娘,之后可有审问出是谁指使的?”

太后皱

眉不语,纪襄就明白了,必然是没有查到。

怪不得太后会有顾虑,虽然她觉得刺客的目标未必是太后。当日在大慈恩寺,听经的王公贵族都没有一个是随身携带武器的。要真有刺客能成功混入,恐怕就要血溅佛堂了。

她很快做了一个决定,将纷纷思绪暂时抛到一边,专心地陪太后说话。

告退出宫时,才刚过了申时。纪襄婉拒太后命人用软轿子送她,走到一处无人的小径时,停住了脚步。

碧梧奇怪道:“姑娘怎的不走了?”

她笑道:“碧梧姐姐,你有办法能和长秋殿里你熟悉的人联络吧。”

十分肯定的语气。

碧梧不假思索地点点头,她自幼生于掖庭,想要在宫外联络宫人,不算难事。她笑道:“自然可以,姑娘是想要我打探什么消息?”

“不用特意打探什么,”纪襄莞尔,“只不过我不想什么都不知道。长秋殿的消息,自然比我们在外灵通不少,能够传出一些新奇的事就好。至于打点的银钱......”

她蹙起蛾眉想了想,道:“没事,暂且还够用。”

从前她在长秋殿时,倒没体会到这层好处。那时她是巴不得都没听过这些事,但如今她是不同了。

相比于别人乐意时才告诉她一句两句,她更想自己能够知道。

太后的长秋殿是一个能获悉政事的好地方,别的渠道也一定还有。她父亲官位不够上朝,但肯定也比她知道的更多......只是关系已经闹僵成这样,纪襄心烦地咬咬嘴唇。

她的好友骊珠也是消息灵通,纪襄立在原地,细细思索该如何获知前朝后宫的消息。她无意搅弄风云,但自保是很重要的。她决不能像之前那样天真,觉得自己对贵人足够恭敬就好。

碧梧已奉命而去,纪襄用手帕擦拭了一块青石,坐着等她。

等碧梧联络好,一回到司徒征的别院后,她就将青筠喊来。

二人一起吃了半盘点心,纪襄才开口问道:“郎君他近日可忙?”

青筠咽下点心,笑嘻嘻道:“纪姑娘,你是不是想他了?”

点击保存 本站发布页
最新小说: 灵气复苏,我于低武世界成道祖 帝国女王系列短篇(SP,f/f) 骚曼(亲姐弟,H) 高武修仙:从摆烂开始变强 诡秘:最后一个牧羊人 致郁系天王 辜负人偶[1V1 高H 包养文] 【黑篮】今天开始假装恋人 (海常のラブストーリー) 听说我禁欲而死(纯百) 平城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