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神秘女子在宫中四处宣扬与朱棣的过往,闹得后宫沸沸扬扬。嫔妃们聚在一起,纷纷猜测这女子的来历和目的。
“这女子到底是谁啊?竟敢在宫中如此大胆地宣扬与燕王的事。”一位嫔妃满脸好奇地说道。
“哼,说不定是有人故意派来捣乱的,想搅乱后宫。”另一位嫔妃不屑地说。
李萱得知消息后,立刻派人将女子带到自己宫中。看着眼前哭得梨花带雨的女子,李萱冷冷地问道:“你是何人?为何在宫中四处宣扬与燕王的事?”
女子抬起头,看着李萱,故作委屈地说:“娘娘,民女名叫婉娘,自幼与燕王相识,曾有过一段情谊。如今想见燕王一面,却不知为何他如此狠心,对民女避而不见。”
李萱心中冷哼一声,“大胆民女,竟敢在本宫面前胡言乱语。燕王如今一心为大明效力,岂会与你有什么不清不楚的关系。说,是不是有人指使你这么做的?”
婉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镇定下来,说道:“娘娘,民女所言句句属实,实在是思念燕王心切,并无他人指使。”
李萱看着婉娘,心中断定她在说谎,“你若不从实招来,本宫定不轻饶。来人,给我把她关进柴房,好好审问。”李萱决定从婉娘身上挖出背后的主谋,绝不能让这莫名出现的状况打乱自己的计划。
朱棣听闻宫中出现一个自称与他有旧的女子,心中大惊,赶忙进宫面见李萱。
“母后,儿臣听闻宫中之事,实在是莫名其妙。儿臣并不认识什么婉娘,定是有人故意陷害儿臣。”朱棣焦急地说道。
李萱看着朱棣,心中相信他所言非虚,但还是说道:“棣儿,此事不可大意。这女子在宫中闹得人尽皆知,若不处理好,恐怕对你和本宫都有影响。”
朱棣点头道:“母后教训得是。儿臣这就去查明真相,还母后和儿臣一个清白。”
朱棣来到柴房,看着被关押的婉娘,怒喝道:“你到底是何人?为何要冒充与本王相识,在宫中造谣生事?”
婉娘看到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突然哭着扑了过来:“王爷,您不记得婉娘了吗?我们小时候……”
朱棣一把推开婉娘,说道:“休要胡言!本王从未见过你,你最好从实招来,否则本王定不饶你。”
婉娘心中害怕,但仍咬牙坚持:“王爷,您真的不记得了吗?”
朱棣心中明白,这女子肯定不会轻易说实话,必须另想办法。他看着婉娘,心中思索着对策,一定要尽快找出背后的主谋,平息这场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