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有热心的大娘接话道:“这能弄吗?那位小姐自己报的家门,她乘坐的马车上也有纪府的徽记,我们可都瞧的明明白白的。”
又有人嗤声道:“官官相护听过没?咱们大雍国的律法,约束的只有咱们普通老百姓,那些权贵犯了事,自有人帮着脱罪,别说砸一两间铺子,就是要了咱们老百姓的命,又找谁说理去?”
眼见那巡卫要急眼,手已经摸到刀柄了,纪君瑜这才慢悠悠道:“多谢诸位仗义执言,改日请大家吃饼!不过咱们大雍国律法还是很严明的,除了京府衙门,办案的还有刑部,大理寺,再不济,还有登闻鼓呢,我这铺都被人砸了,生计断绝,还怕多走几个衙门告状吗?”
两个巡卫又不傻,自然能听明白这话里还有话,在警告他们呢。
两人对视一眼,没再多废话,将实情记录,当着众人的面写下纪韵清的名字。
很快,状纸便递到了京府衙门。
府尹洛大人原本想先将状纸按下,却听手下人禀报了当时情况,又怕告状人真跑别的衙门喊冤,这事要让御史知晓了,参到陛下面前,他这乌纱帽怕是不保。
左右思量后,他当众派出衙役前往纪府拿人。
前前后后不过一个多时辰,京府衙门的衙役便出现在了纪府。
大夫人刘氏听闻女儿韵清犯了事,衙役前来拿人,又惊又气,差点没晕过去。
“快,去兵部衙门请老爷回府。”
纪府的忙乱纪君瑜自是不知,她此时正和兰心坐在铺子后头的小院里用午食,垂着的门帘被人掀起,楚行简高大的身影一晃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