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所在的科研小组,在对人造巨兽长达两年的试验中舍弃了人体利用交互神经装置控制巨兽的办法,
原因他,一是此方法对操控巨兽的人类有着很大的伤害,另外巨兽在交互过程中死亡后作为操控者的人类也会因为脑死亡而死亡;二是交互装置的造价相对较高,法在短时间内投入批量生产。
团队中的成员比利.唐博士提出了动物机器人的概念:是否能利用外加的干扰控制电信号,从而实现控制生物的大脑以此来利用它们的大脑下达指令从而起到控制它们行动的目的。
该理念得到了科研部的重视,对比“脑脑交互”技术,这种方法更加简单。
相关实验立刻展开,因为小组在生物工程与神经学领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所以实验进行的并不困难。
实验过程中,
科学家们采用脑立体定位确定定位的原点及三维坐标平面,通过划线定位分区定位法,缩小定位范围,增大定位精度,结合数字化脑立体定位仪以精确具体位置,根据异变后的实验体对脑植入电极的要求,选择材料钨作为电极材料,经过退火、电化学腐蚀、绝缘等处理,制成钨丝电极,经电极的性能测试及电极植入实验。然后通过制作脑组织切片进行组织学定位检查,检查电极尖端的位置及脑组织结构的变化。并在对实验体进行电刺激试验中,采集及分析催眠状态下及行为实验状态下的脑电信号特征。
应用电生理刺激技术,控制实验体的肢体行动。
因为异变后的实验体在很多的行为特征中与普通动物有着很大区别,这就导致了该技术对实验体的操控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为了使实验体的行动更加敏捷,实验小组除了对其大脑植入确保基础行动的实验电极外还增加了包括控制下颚,骨刺,尾部在内多个攻击部位的电极,以满足巨兽的战斗需求。
至于巨兽本身意识对行动的影响,在“奥卡四代”的协助下根本不会出现。
在后来,这项技术被称为“机脑连接”技术,也就是将大脑和电脑连接的技术。
2015年九月份科研小组在进行了532次活体实验后终于实现了对巨兽的成功控制,并在两个月后投入量产。在基因改造下,实验体从繁殖到成年仅需要两个月。
同年十二月,为实验体安装控制系统的过程实现全自动化。
次年二月,实验体从培育、植入、催眠到形成战斗力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流水线生产。
2016年3月,被命名为“犷牙”的实验体正式服役于G军团,世界各地开始建立大范围的扩牙养殖培育工厂。
另一方面,2016年年初由于帝国机甲的不可量产,世联组织在初代机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不过效果甚微。
在机甲短时间内得不到巨大进展的前提下,2015年夏天,世联最终决定大力发展应对性的常规武器,比如“撕裂者”近程导弹和“噩梦粉碎者”炸弹。
2016年年初在科研部的努力下,被称之为噩梦毁灭者的巨型激光移动炮塔正式出现在人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