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腌鱼的制作过程极为繁琐,时间必须在傍晚。
而且还要净身点灯才能表达对鱼神的尊敬。
种种过程都透露出一股隆重繁琐。
除了净身点灯,第一次开坛还要净手、焚香、祭祖才能开始吃鱼。
回到村寨后,寨中的老人们早就准备好了。
只见六七十岁的老人们都戴上了黄色的手套,拿出了一个巨大的钢锅。
手艺娴熟的老人接过鱼篓,用刀子从鱼的背部切开,轻轻松松去除内脏。
然后再在上面洒满了白色的食盐。
等待数日后,这锅鲤鱼已经腌制得差不多了。
摄像头对准老人们的手后,只见他们插在鱼肉中,不停的用手搅动。
钢锅旁边还有喷香的糯米饭,辣椒粉,花椒,生姜,大蒜,甜酒槽。
这些都是需要搅拌的腌槽。
在传统习惯中,是要把他们都填入鱼的腹部。
鼓鼓胀胀,方便食用!
老人们拿着勺子,不停的装进鱼腹中,塞得鼓鼓囊囊。
末了,镜头拉伸,显现出了在身旁的腌桶。
镜头缓缓向里,很快显露出腌桶里的情形。
只见腌桶里面早早铺满了一层腌槽。
然后老人们又把刚才腌制完的鱼铺在了上面,层层相叠。
塞得满满当当后,镜头又拍向了另一边的丝瓜瓢。
一只带着手套的手很快把丝瓜瓢铺在了最上面,紧接着另一只手拿过芭蕉叶扣上。
最后摆放在最顶层的是几块鹅卵石,用来死死压住。
做完这一步后,密封了所有桶口。
这就是腌制稻花鱼的所有过程!
分毫不差的被摄像头所记录。
也是接下来《舌尖上的华夏》的素材!
上一次拍的是食材,这一次拍的是制作过程。
拍完后,林凡坐在椅子上,从第一帧开始慢慢移动。
旁边的助理小王也蹲在一起看。
一边看一边发出惊呼:“林导,这个也拍得太香了吧,我光是看着就忍不住流口水。”
“色香味俱全,整条鱼上面铺满了火红的辣椒,贵州人民好能吃辣。”
助理小王吞了吞口水,连忙问旁边的村长:“村长,这鱼要腌在桶里多久才能吃啊?”
村长蹲下身子,伸手在腌桶旁拍了拍,说道:“要等好几个月呢,腌的时间长味道才更好吃!”
“这么久啊?”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