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艾斯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罗浮记 > 第十六回 弘教理佛道辩法 怙权势杨骏伏祸

第十六回 弘教理佛道辩法 怙权势杨骏伏祸(1 / 2)

僧说幽客空自静,道语孤鸿来去;小潭映月不流水,月笼烟泊现清扬。

却说葛洪闻有人在后叫喊,回首一看,原是一年长僧人,身长八尺,风姿娴雅,端得是:

顶现金莲照四野,目运经纬洞十方;

迎风七衣吐云雾,麻鞋九曲御三常。

胸内尽揽玄机术,神杵在手震凌霜;

如来门下帛家子,坐看佛图现云光。

葛洪认不得此人,上前打一稽首,问道:“请问高僧尊姓大名,哪座名山?何处洞府?”僧人道:“贫僧乃大伾山摩崖洞佛图澄是也,你不识我,我却识得你。”葛洪问道:“你如何识得我?”佛图澄回道:“我两同出一脉,为何不识?”葛洪奇道:“何出此言?”佛图澄笑道:“商周武王伐纣,三教封神,西方接引、准提二位佛祖,东度三千有缘客,玉清元始天尊座下燃灯,得二十四定海珠,往西方衍二十四诸天,始成佛国。你乃太清道德天尊门下弟子,而太清、上清、玉清三教一家,燃灯亦为我师,如何不是一脉。”葛洪闻言,恍然说道:“教中有言,昔时万仙阵一役,燃灯师叔祭定海珠,伏金灵圣母后,往西而去,不想佛国二十四诸天,乃定海珠衍化,原是燃灯师叔所为。如此看来,我两道虽二门,理却同一也。”

佛图澄打一稽首,回道:“不然,我佛国教义,与贵道不同,清净为,以花开见我,我见其人,乃莲花之像,不沾红尘,不惹是非,是为菩提之心。”葛洪答道:“天地自然之道,皆一而二,二而三,三而万物,万物皆源一,岂有不同之理?”佛图澄盘膝而坐,说道:“道友既有不同之见,恰逢其时,何不坐下论之。”葛洪回道:“既如此,高僧请了。”于是同坐。

佛图澄问:“何为一二?”

葛洪答:“道为一,乃自然之始祖,万物之本源。此一,非人、非物、非识、非心,象、形、精、真,渺渺茫茫、绵绵延延,然天地寰宇、日月星辰、云雨光华、万物生灵,皆由此生。夫玄道者,得之在内,守之在外。外为二,此二在于见,也在于不见;在于知;也在于不知;在于形,也在于不形;在于在,也在于不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离一二之理。然一二不可分,一可证二,二亦可归一,且一二不可止,一可创二,二亦可溯一。”

佛图澄应:“道有一二之说,佛却是本一之说。一即是二,二即是一,前生、今世、明日,六大五蕴,四禅三界,皆为空相,空相源于本一,故一可见二,二可见一。形为空形,名为空名,一即我心。心有天地,天地即我心;心有人间,人间即我心;心有万物,万物即我心;心有我心,我心即我心。一为实,二为虚;一为本,二为体;一为真,二为幻;一为恒,二为瞬。一乃大宗,虽演万物,然万物皆为一也”

葛洪答:“我道家之理,不在我心,只在道法,自然有大道,大道成自然;然闻高僧之言,方知佛家之义,只在我心,不在道法,我心即自然,自然即我心。可是如此?”佛图澄回:“亦是如此。”

佛图澄又问:“何为有?”

葛洪又答:“道非有,而是有。一切本,有源定,中生有,有中藏,有道则有,道则。大道形,始有天地;大道情,始有日月;大道名,始有万物。苍生有别,阴阳有分,所谓有,只在于道,故成得失,积祸福,得成败,存悲喜,见聚散,了生死。亦如人生,人生本,有道而修其身,养其神,正其气,善其行,故虽却有,长于永世;道则乱其心,失其缘,伤其数,恶其为,故虽有却,没于尘埃。”

佛图澄又应:“佛非有,而是有。即是,有亦是,有皆归于空。红尘世界,万千生灵,非是实有,而是幻象,只一个因缘了得。未曾有空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不是空义。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空义者,一切则不成。缘起性空,当下即空。同以人说,人本性,有缘而成。缘为何物?六识、六尘、六根,身、识、感,皆称之缘。然缘永恒、也主宰、更独立,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一切法不空,道果,所谓有,所谓。”

葛洪又答:“我道家之理,道体虽,却不同,此非空,能应有,有不在于形,不在于象,而在于知常道,修可道。然闻高僧之言,方知佛家之义,有乃空相,乃空体,皆因缘聚合而成。缘生而现,缘灭而散,相由缘现,本性为。故菩提树,明镜非台,可是如此?”佛图澄回:“亦是如此。”

佛图澄再问:“何为来去?”

葛洪再答:“道之来去,来从去来,去从来去,来为下一去,去为下一来,然来亦不同上一去,去亦不同上一来。如此,来去不在来,亦不在去,而在来去之间。花开花谢,来去只为灿绽;云卷云舒,来去只为荫泽;潮起潮落,来去只为奔腾;日出日落,来去只为人间。万事万物也好,万人万世也罢,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来去皆是道化而成。道,生生不息,长流不止,执着来去,则迷茫当下,莫如抛开来去,循大道,修今生,自有来去也。”

佛图澄再应:“佛之来去,从来处来,到去处去。来即是去,去亦是来,来与去同,去与来通,不同之处,只在相也,而本性却是同一。寰宇苍穹,生灵万物,自有来之性,有空相,去本性;自有来之如,有空是,去本如;自有来之理,有空事,去本理。故来去不在之间,而在之外。之外即为因果,因果自有缘定,周而复始,轮回不已。来只为知何来,去只为知何去,明心见性,参晓来世,方知今生之苦,来非来,去非去,来去自有也。”

葛洪再答:“我道家之理,来去不在来去,忘却来去,乐在来去,来去只在今生;然闻高僧之言,方知佛教之义,来去只在来去,参悟来去,苦在来去,来去只在明世,可是如此?”佛图澄回:“亦是如此。”

葛洪说道:“道有道家之玄,佛有佛家之妙,今日得遇高僧,实是幸哉。”佛图澄回道:“遇与不遇,皆是一场缘分,你我因缘际会,乃是天意。”葛洪笑道:“天意难测,妄自揣度,徒增烦恼。敢问高僧欲往何处?”佛图澄答道:“云游四方,到何处,便是何处。”葛洪抬眼,见日已西斜,即打一稽首,说道:“我俗务在身,不能同游,就此别过。”佛图澄合掌,回道:“你从邵陵而来,欲往洛阳而去,此去山高路远,何不了脱尘缘,以成大道。”葛洪应道:“高僧神通,知我欲往何处,然大道虽是形,却实在脚下。事关百姓生死,使我脱不得尘缘。”佛图澄又答:“苦海边,你去与不去,众生皆是苦的,不看那武帝去后,痴儿为皇,悍妇居后,左右上下,尽是奸佞之臣,你纵是去了,也是用。”葛洪疑道:“你怎知用?”佛图澄回道:“道友且看。”遂从怀中拿出两盒,一盒麻油,一盒胭脂,掺涂于右掌之中。少顷,右掌现出五彩霞光,再看掌中,人影晃动,似有嘈杂之声,又见一片刀光剑影,血雨腥风。

葛洪欲上前细看,掌中景象随即不见,只听佛图澄道:“世事将乱,王侯纷争,世人皆顾自家之事,又有谁管百姓生死,你纵去益。”葛洪回道:“益与益,为他人之事;去与不去,乃自家之理。世事有存有亡,有始有终,虽大体如此,却各有变数,混同而谈,非通达之理。”佛图澄又道:“木已成朽,何以芥燃。司马氏得位不正,治政不严,传子不继,择辅不明,朝运已去,此乃天道,不可逆也。”葛洪又答:“昔时汉室,虽有武帝好战,国力衰落,然昭宣二帝励精图治,中兴朝局;后又经王莽乱权,始帝怠政,而再有光武力挽狂澜,复振朝纲。如今廊庙虽浊,我等自当清之,切莫放任自流,也是为百姓着想。”佛图澄合掌说道:“你不听我言,定有曲折。”葛洪回道:“我为民请命,自在我心,纵有曲折,又有何妨,就此别过,后会有期。”遂打了稽首,驾起土遁,往洛阳而去。

点击保存 本站发布页
最新小说: 斗罗,我的分身固拉多 请不要质疑多周目玩家 你走之後,风也开始哭 恐怖女主播元君瑶唐明黎 换身 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 说好的民企,空天母舰什么鬼 灵异事件簿 高武偏要修个仙 斗罗:学霸养成系统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