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鸿话南浦,孤琴抚幽凉;
今朝别离去,重见待几霜。
夜叉锁着公主,来到蓬莱仙山左侧一处孤岛,道一声:“公主,你且在岛上住上几日,待龙王火气消了,自会放你出去。”公主恼怒夜叉从后暗算,冷脸不答。夜叉自知趣,鞠了一礼,出了岛去。公主四下察看,见此岛距离蓬莱仙山不过二三十里,也有兵将把守,自思:“此处人看守,我自便出去,能奈我何?”遂入海中,未料数海藻织结成网,拦住去路,强行硬冲,却有一道形之力弹阻。公主见水遁用,遂长吟一声,化为白龙,冲天而起,可岛上那参天大树随之而长,如天罗一般罩下。公主收了龙形,落在山头,望夕阳西落,海鸥远飞,心知父王已布结界,就算撞破头皮,也难出岛去,又想起小黄龙被九龙仙锁困于罗山深井,受苦受难,不禁黯然神伤,独自涕零。
约有半个时辰,公主回过神来,欲寻个住处,一迈步子,却动弹不得。公主以为站立久了,腿脚麻木,望下一瞧,才发觉腰部以下,已化为顽石,心中大骇,自道:“莫非中了凝石神光。”细细想来,方知出殿那一刹那,终究没能逃过。眼见身子一点点化为石头,自思从此再难见小黄龙,悲从心起,临风清吟:
凌波回雪拂轻尘,彩翼随风送秋歌。空碧横云散,同心千里隔。一曲衷肠向谁说,飞寄南雁独寥寞。君在罗山井,妾立孤岛侧。满目尽含相思影,回首却待泪滂沱。
蝶羽绕裙展新舞,唯愿执守伴春暮。离合不由己,只是身已付。红日沿峰沉幽水,从此再难寻他处。妾将化青石,不见君临顾。试问天公两情在,良缘为何历苦多。
霎时,海上黑云压顶,风雨大作,雷霆万钧,惊涛拍岸。公主正在伤心落泪,忽听一声巨响,孤岛似被连根拔起,缓缓前移。公主见此异状,暗自心惊,不知发生何事,地底一声闷哼,传至耳旁:“公主莫要慌乱,我这便带你去见小黄龙。”公主又惊又喜,大喊:“龟太公,如何是你?你在何处?”老龟应道:“我在这孤岛下方,趁你父王这会不在宫中,我且将岛驮起,浮去罗山,你可莫要高声说话,免得被人听见。”公主问道:“龟太公,你如何有这神通?”老龟笑道:“你还不知晓我的来历,我乃是大罗宫玄都洞道生池中的灵龟,商周封神之后,奉太清道德天尊法旨,到这蓬莱仙山做了驮岛神龟,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了。”公主闻言喜道:“龟太公,你神通广大,可否解了我神光之灾。”老龟疑道:“公主何出此言?”公主泣道:“我到水晶殿拿龙涎神珠,过凝石阵之时,未曾留意,中了神光,如今半身化石,不须多时,将成一块口不能言,耳不能听,目不能视的顽石,莫说与小黄龙厮守终老,便是见上一面,说上一言,也是难了。龟太公可有法子?”老龟一听大惊,说道:“公主如何不早说,中了凝石神光,只要未起变化,砸碎凝石便可解除法术,如今你起了变化,已是晚了。”公主长叹一声:“也许是我俩命中缘,逆天而行,合该受这尽劫难。”老龟劝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心地善良,造福生灵,与小黄龙情深似海,感召日月,虽历些灾祸,自有解救之人。当务之急,便是赶去罗山,了却你心中之愿。”遂劈波斩浪,浮向南海。
小黄龙被九龙仙锁缚了手脚,困在深井,上方又压着龙石,严严实实,只留一道拇指来宽的缝隙,好让这井下知晓日照东方,月明静夜。小黄龙瘫坐井底,透过缝隙,呆呆看着井空,自思:“不知公主现在何处?东海老龙又如何相待?”想着念着,双眼已泛朦胧,欲挣脱链锁,却浑身劲,稍加用力,链头九龙便发出一阵光亮,链锁愈紧一分。小黄龙恼恨打不开这仙锁,救不了公主,心中焦急,却可奈何,只得长吁短叹,哀声连连。
井下昏天暗地,也不知多久,小黄龙耳边隐有排山倒海之声。正疑惑间,井上缝隙间,现出九点白光,定睛一看,原来是九瓣莲花。那花瓣缓缓飘下,遮住九龙,九龙瞬间黯淡光。此时,耳边之声由远而近,愈加清晰。小黄龙莫名亲切,不禁心旌摇荡,法自持。井外传来一声;“九龙仙锁法力尽除,快快出井,与公主相会去罢。”小黄龙闻言,暗运内劲,直觉得力气陡长,浑身劲力,汹涌澎湃,遂大喝一声,霎时电光闪闪,飞砂走石,挣断九龙仙锁,化为一条黄龙,冲开龙石,腾跃空中,放眼一看,见一座小岛向罗山浮来。岛峰之上,立有一人,赫然是三公主。小黄龙高呼一声:“公主”,连忙收了龙形,张向双臂,扑向公主。
公主在远处,早听得天崩地裂一声巨响,又见罗山峰顶腾起一条黄龙,少顷,一人飞奔而来,那身影魂牵梦萦,心知小黄龙脱困,喜道:“小黄龙”,眼泪夺眶而出。两个相爱之人,紧紧相拥一处。此刻,哪管风吹浪打,任那天条戒规,一切尽在这劫后重逢之中,抛之脑后,化为乌有,只有执子之手,鸳俦凤侣,唯见天荒地老,海枯石烂。两人拥泣之时,殊不知,罗山与这座浮来孤岛合为一体,龙岩石壁悄然闪现一团莹光,上书“罗浮山”。有诗为颂:
浮山泛海自东来,嫁与罗山不用媒;
合体真同夫与妇,生儿尽作小蓬莱。
又感三公主与小黄龙情深似海,生死不渝,有词为赞:
曾听转角邂逅语。试问红颜,彩蝶为何闹。落英缤纷满目好,我心依然独一娆。谁说情路多悲悼?这头有哭,那头亦有笑。风雨同去声渐消,白发回首更逍遥。
小黄龙捧起公主脸庞,拭去眼角泪水,柔情说道:“公主,你受苦了。”公主美目凝视意中人儿,良久轻轻靠在小黄龙肩上,眼角却又悄落两泪,呢喃道声:“阿哥,你也受苦了。”小黄龙抚住公主,正待说话,忽感手心一阵冰凉,诧异一看,大惊道:“公主,你如何成了这般模样?”原来公主自胸口以下,已化为顽石。公主垂泪,将其情详述一遍,又黯然说道:“此番前来会你,乃是驮岛神龟感我真情,使我俩相见一面。再有片刻,我将化为一块顽石,今后再难与你言语,与你嬉闹,与你相守罗山,执手天涯。”小黄龙大急,六神主,泗涕横流,喃喃说道:“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公主若有所思,说道:“龟太公驮岛来时,言自有解救之人,不知这人何时出现?现在何方?”小黄龙急道:“龟太公自然知晓。”遂大声呼唤,却不见老龟答应,潜入岛下,也不见老龟身影。
小黄龙急道:“龟太公也是,这般时候,却寻他不着。”公主止道:“龟太公年事已高,又不远万里驮岛而来,想必身子困乏,歇息去了,莫要怪他。”小黄龙点头称是,忽灵光一现,叫道:“解救之人就在此处。”公主问道:“此话怎说?”小黄龙忙道:“你且不知,我方才困于深井之时,那九龙仙锁使我全身力,法动弹。正当计可施,懊恼伤悲之时,从顶上石缝处落下九瓣莲花,破了仙锁法力。井外有人言,令我速出井来,与你相会。我破井而出,正要寻此人,见你到来,欣喜之下,倒将此事忘了。”公主说道:“原来如此,看来善有善缘,上苍终究待我俩不薄。”
小黄龙眼见公主胸颈已起变化,上前抚住两肩,慰道:“此难定会过去,等我片刻,我去去便回。”公主含泪答应一声,小黄龙现了龙形,直奔龙岩而去。待至峰顶,狂风大作,骤雨急落。小黄龙收了龙形,立在山头,四下寻望,不见一人,遂大声喊道:“恩公在否?可否现身相见?”连连呼唤,不见答应,心中焦急,伏地叩拜,泣道:“恩公在上,容听一言。东海三公主为救罗山生灵,中了凝石神光,即将化为青石,受那风吹雨淋,尽苦难。还望念公主心系苍生的份上,救下她罢。若要受那天规惩戒,我愿一人受过,毋要责罚公主。”言毕,只见电闪雷鸣,长空裂帛,山摇地动,海波滔天,边黑云之中,泛起一道金光,直射下来。小黄龙以为恩人驾临,大喜过望,起身相迎,哪知却是一柄长戈,如星移电掣,直朝胸口击来。小黄龙大惊失色,侧身一闪,慢了半拍,登时左肩鲜血直涌。长戈回转而上,又没入云中。少间,一个身影缓缓而下,杀气扑面而来,小黄龙如临大敌,右手虚空一抓,现了金枪,凝神而对。不知来者何人?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