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试也因为秦川的一军突起和李元芳意外收徒而草草收场,各路才子虽偶有佳作,但和秦川的那首相比还是略有不如,最终诗会也以秦川三冠落幕。
秦川的名字和这三首诗词,也在诗会后如蝴蝶效应般扩散开来……
秦淮河边的乌衣巷早已褪去了旧时的繁华,秦府就坐落在巷子深处,是巷内少有的几个大户人家。
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正站在秦府门前,探着身子朝巷口不时的张望着,“麟儿这孩子,大病初愈也没个分寸,不是说初试过后,过了晌午就能回来,这都二更天了,彩环,彩环!去巷口迎迎少爷。”
这妇人正是秦府主母王氏,也就是秦川的母亲。
“夫人你看,少爷回来了!”秦川刚走到巷口,就被丫鬟彩环发现了。
秦母揉了揉眼睛,看见了从巷口健步走来的白衣少年,他背着古琴,提着宝剑,还面带微笑的朝秦母招了招手。
“没事就好。”秦母长出了一口气,紧张的心情一扫而空。
几天下来萧山已经融入了现在这个角色,他扶着王氏进了正厅,边走边笑着说:“孩儿今天侥幸过了初试,也算是对徐山长有了交代,复试一直比到黄昏后,回来的就晚了些。”
秦母拉着秦川的手,坐在他对面,仔细打量着儿子,虽然大病一场又好像失了忆,但她总觉得这孩子像变了一个人,仿佛一下子成熟了许多,对自己也突然体贴了很多,也许是忽然开窍了,她心里高兴,笑容也渐渐的浮现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