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秦淮河,河水格外的清澈,明媚的春光洒在河面上,两岸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片生机勃勃。
远处的白鹭洲上,往来的人群熙熙攘攘。
碧瓦朱檐的春在阁,是白鹭洲上最宏大的建筑之一,一年一度的白鹭洲早春诗会也在这里拉开了帷幕。
诗会分初试、复试、终试三场。
早起开始初试,午后复试,日落后终试,时间刚好排满一整天。
初试在一楼,来参加的都是各书院选出的优秀门生。
复试在二楼,由初试的胜出者对决金陵的各路才子。
终试在三楼,由各位评审们,从复试的胜出者中加试一场,评选出最终的诗魁。
虽说“文第一,武第二。”但此次诗会绝对是金陵文人才子们,一年中为数不多的盛会。也是他们出人头地,结交达官显贵的大好机会。其被重视的程度丝毫不亚于秋闱。
日上三竿,一楼正厅的南窗边,坐着个俊朗的白衣少年,他一手托着下巴,一手拿着酒杯,偶尔把头探出窗外,任和煦的清风吹拂在脸上。
“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五天了。”
萧山饮尽杯中酒,思绪也回到了五天前……
五天前他在南京参加同学聚会,晚上和几个老同学夜游秦淮河多喝了几杯,好像玩闹间失足落了水,之后就记不清了……
这五天他对这个陌生的世界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个国家叫大荣,时间上相当于历史上的南宋时期。
历史似乎在五代时出了岔子,后周世祖柴荣统一了中原,定都东京汴梁,改国号为大荣。
期后四十年,北方的辽国起兵南下,大荣屡战屡败,被迫与辽国签订了洛水之盟,割让了黄河以北的青云十六州,并于两年后迁都临安。
至此中原大地再次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之后两国各自发展,百姓休养生息,就这样一晃又过了百年。
他现在这个身体叫秦川,字瑞麟。镇远将军秦牧的小儿子,今年刚满十五岁,长的是面白如玉,剑眉朗目,仪表堂堂。
这个城市叫金陵,他记得南京旧时也叫过金陵,同样也是被一条秦淮河穿城而过。
秦川和母亲于半月前,从成都府一路远行来到金陵。可能是路上染了风寒,秦川一到金陵就一病不起,秦母遍访名医均不见起色,直到五天前……
“二郎,二郎,时辰要到了,诗文,诗文!山长说该起笔了!”
一阵催促声打破了秦川的思绪。
说话间跑来个方面大耳,皮肤黝黑的少年,边说边挽起袖子,给秦川砚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