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为何生,死为何死,何为生死?
我把这世间万物乃至宇宙万物归为“一”,这里指生命,文明,宗教,历史,山川河流,宇宙星辰,而对人来说,“一”就是你所追求的人生终极意义。然而这个“一”的终点必然是“”,所谓“”,便是一切的一切最终都将会走向灭亡。所以“一”化“”,“”分二,大,小。
同理,“大”指宇宙这个大家伙,人的微妙变化是对“大”造不成什么波澜的,而“小”则是你自己的宇宙,也就是你的内心世界,一个只属于你自己的世界。
我将会顺着这个“”,寻找自己所追寻的“一”。虽然比不上宇宙万物之“一”,却是完完全全属于我自己的“一”。
自我有思考能力而来,我好像一直在思考人存在的意义,也可以说成是我存在的意义,有其终,直到我看到黑格尔所说的:“存在即合理”。好像才摸到了那一点“一”的边缘。万事万物,论是否为生命,在宇宙纬度来看,这一条线的各自的起点法追寻,但全部指向同一个终点,那便是灭亡,一个“”的世界。
所以,明明任何事物都如沧海一粟般存在,如同白昼中的流星般划过,那么我努力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我一个人独乐乐便是我自己的“一”。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我想过我会死,人所拥有的不到一世纪的光阴,这点力量太微不足道了,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小”的存在,也就是自己的宇宙,人应该去建立自己的宇宙。
“大”包罗万象,是限接近“一”的存在,“小”则是我自己的宇宙。人的一生,和“大”相比较,标准答案必然是我应该选择摆烂,过好这一生就好了,这里死为己死。假设我们把人的一生和“小”相比较,人生的意义似乎才更加合理。一个人的一生或许对宇宙这个“大”来说,什么也算不上,但你的一生在只属于你的“小”里,那就是你的全部,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世界,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由自己所衍生出的法则,没有对,只有在你自己的“小”世界里,这片世界风景的美丽,都和你息息相关,而这片世界美丽的建设,就是你努力的原因,它是你一生的缩影,也是你的全部。所以这也就是一个普通人一生的终极意义。
还有一种存在,那就是非普通人,而是圣贤,这里以圣人做例子,老子,孔子,司马迁,周文王之类的人。他们以人类躯体,舍弃“小”,直接和“大”对话。虽然一切的一切还是会走向灭亡,但他们的终点却是能凌驾于“小”之上,直到人类文明的终结,他们的“一”才得以终结。所以这种人是伟大的,虽然不是“大”,却得以和“大”对话。这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标准。
那么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么“大”看上去只是一种理想成就,那么为什么还会有这个假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