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子点点,夜风微寒。
室内烛火摇曳,顾锦珩在批奏章,林华裳在看文书,满室静谧。只有烛花偶尔“爆裂”一声,更显得气氛凝固的让人难受。
“吱呀”一声,门推开。杨福清端着绿头牌,高高举过头顶。轻手轻脚的进来请示。
“皇上,您今晚去哪位贵人那安寝?”
“朕不去!”
“皇上,您好久不去后宫了,太后下了懿旨,您再不去,我们下边伺候的人都活不了了。”福公公语带哭腔,跪了下去。
顾锦珩抬头看华裳
她正聚精会神的看着文书,“哗啦”一声,翻了一页接着看。
“皇上还是去莫昭仪那去看看吧,以后还有用的着她父亲的地方。”
听了她的话,顾锦珩摔笔。“华裳,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让我去别的女人那?”
你去不去别的女人那跟我有什么关系?她内心冷笑,低头不语继续看书。
“说什么还有用得着她父亲的地方,说的我好像卖身求荣一样。”顾锦珩越说越气。
装什么贞洁烈女,说的好像你没干过一样。林华裳撇撇嘴,但还是给他递台阶。
“前朝后宫千丝万缕。皇上要想前朝得利,后宫也得和睦。皇上就委屈委屈自己,舍身为国吧。”
顾锦珩……
这么多年,她也学了点人情世故,为人处事。
别人要台阶时,自己最好快点递过去,免得到时候大家都难堪。
当年她至纯至性,不懂得这些。那时,她非要求一个结果,要顾锦珩做个选择。
结果就是,她输的一败涂地。这种误,她不会再犯第二次了。
圆滑世故一点,大家和光同尘嘛!
果然,顾锦珩在她的规劝下,不情不愿的去了后宫。
这样既显得她明理大方,又显得他有情有义。
第二天,顾锦珩刚回到乾清宫,林华裳就端了碗吃的过去。
“枸杞烩海参,小火慢熬了两个时辰,皇上喝了吧。”
顾锦珩望着那碗补品,脸都绿了。
那件事之后,不论顾锦珩再怎么努力,他和华裳的关系,就那么不咸不淡的处着,像是温不热的凉粥。
他们刚开始的温馨时光,一眨眼就消失不见了。
刚刚入秋就下了场雨,秋雨如同满天发亮的珍珠,飘飘扬扬地挥洒着。林华裳倚着门框看雨,心想,这个时节,若在湖里泛舟,赏雨中残荷,想必别有一番风味。
灵光一闪,她突然想了个绝妙的主意,于是就去找顾锦珩。
“皇上,此情此景,最适合谈情说爱,培养感情。您要不要去泛舟赏雨?”
听她如此邀请,他激动不已。从书中抬起头来,眼里散发出不敢置信的惊喜。
“求之不得。”
他放下书,下塌换鞋,准备东西。
“那好,您现在就去约慧妃娘娘,她最喜欢这些诗情画意的事情,到时候推行新政,恐怕还得有陈大人的支持。”
顾锦珩换鞋的动作僵在原地。
“你说什么?你让朕去找慧妃?”
再好的涵养,他也生气了。他生气了也不大喊大叫,而是就那么平静的看着你,甚至声音都是平静的。
“林华裳,你是不是管的太多了?朕才是皇上,国家大事自有朕操劳,你就不能……”
他想说你就不能像其他女子一样,柔弱一些,多依靠自己一些,你为什么非得那么要强?搞得他想对她好,都不知道怎么对她好。
她好像不需要他的照顾,不需要他的关怀,不需要他的保护……她永远都是一副,我可以自己解决,我不需要你的帮助。
我不需要你!
正因为她不需要他,所以他当年才不敢和她在一起。在顾锦珩成长的认知里,只有别人需要他,他才会安心。
利益需要远比感情来的牢固。
小时候照顾他的嬷嬷,就是因为想着他好歹是个皇子,可以抱去邀功,所以刚开始对他很好,后来找了机会,她欢天喜地的抱去给先皇看。
去的时间不凑巧,当时正值鞑靼进犯,先皇虽不太管理政务,但是遇见这种事也是心情烦躁。看见嬷嬷抱个孩子过来,他连名字都没给取,就让人抱走了。
那些照顾他的人看捞不到好处,就开始虐待他。这些话都是那些人打骂他时说出来的。他小时候就知道别人对你好都是有所图的。
后来,被德妃收养也是,顾锦珩知道德妃收养他是因为什么。也不过是相互需要罢了。所以,利益交换的情感他知道怎么办,但是,像华裳这种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图的,他不知道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