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只有下到基层工作。
才能实现这个伟大的理想,所以赵卫东才希望自己,能够兼任乡镇书记,这是一个务实的领导岗位,让自己能够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能够直接管理农村工作,而村级组织的自治组织。
权力非常有限。
因此最基层的政府机构就是乡镇。
而且在乡镇一把手就是书记,赵卫东为了自己在乡镇工作的阻力更小,因此必须有上级的领导职务。
再来兼下级的领导职务。
这样就能有极大的职威性,作为乡镇书记,跟班子成员的级别相差不大,想要其他班子成员绝对服从很难,特别是乡镇长,行政级别跟书记同样是正科,碰到一个权力欲望强的乡镇长。
还会跟书记争权夺利。
甚至架空书记。
所以赵卫东知道,在政府机关中,最重要的就是权力,自己有这么好的资源,肯定是要用好的。
他非常清楚。
他既然是分管组织人事的副书记,想要到基层兼职,从事农村建设工作,那首先得掌握县里的相应人事权,有了人事权,那么对乡镇领导的任用就有了话语权,可以决定他们的升迁。
那么在乡镇开展工作的时候。
就能够得到班子成员。
最大限度的支持,那么赵卫东的工作安排,乡镇的班子成员,都会全力以赴的去完成。
而不会出现班子成员之间争权夺利的行为。
因此,为了做好基层工作,赵卫东要必须先做好县里的工作,先从上面做起,他首先在县城,从做好县委副书记的工作开始,把争取人事话语权做为突破口。
既打击了阴谋家。
又在书记县长的支持下,又掌握县里的人事话语权。
这个权力非常非常重要,当然,如果没有父亲留下的政治资源,自己做为第三把手。
想要在很短的时间内。
掌握很大的人事话语权,还是不可能的,自己就是想要,别人也是不会放手的,但是,做为赵卫东来说,在从政的方面也还是有很多优势的,前世的赵卫东本来就是一个,资深的副厅级领导干部。
虽然说是技术干部。
但搭班子的领导也有很多。
各个领导都有各自的风格,见惯了官场的沉浮,众多的领导的更替,领导艺术,领导水平也不是现在的领导。
可以相提并论的。
有着非常丰富的从政经验,再加上还有未来几十年的见识,还有手中极为宝贵的政治资源,也是县里的其他领导无法比拟的,再加上他经验丰富,少年老成,和良好的沟通协调。
就是没有父亲留下的政治资源。
掌握大局也是迟早的是。
只是没有这么快而已,就目前掌握的县里的人事话语权,自己下到镇里,镇里和村里的干部肯定会服从自己的领导。
听从自己的安排。
那自己在乡村的改革,阻力会小得多,当然赵卫东也没有客气,自己在县里的小车也带到镇里,秘书跟驾驶员也都同时带下来,在下来之前,李强的副科待遇,也得到解决。
他已经是县委办综合科的副科长。
赵卫东知道过几年后。
政府的机构改革,部委办级别,由原来比科局级,高一级的体制,改成了与科局级同级的行政体制。
重要的部委办主要领导。
享受副处待遇,纪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县委办主任挂常委,其余的部委办级别为科级,当然后面的统战部长挂政协副主席,还有其他的一些重要的科局机构主要领导享受副处的待遇。
听到在县里权势涛天的县委副书记。
镇党委书记赵卫东今天到任。
镇里所有的镇领导镇干部,都集中在镇党委政府大院,迎接这位年轻又有实权的县委副书记。
镇长叶章清站在大院里心潮起伏。
久久不能平静,他在见面会上有见到过赵卫东,他被他的年轻震撼了,自己说年轻,也是三十四岁了,在乡镇中算是很年轻的,四五十岁的乡镇干部可是比比皆是。
可没有想到。
通义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
如此年轻的县委副书记,更让人震惊的是,他还是一位博士,是高级知识分子。
要成为博士。
他得学习多少的知识,学习多少年,才能拿到这个,非常难得的博士学位,他真是想象不到,一个如此年轻的县委副书记,怎么会这么厉害,刚到县里不到一个月,就能够在常委会有那么强大的号召力。
在人事安排上。
有那么大的发言权。
竟然能让书记县长,都旗帜鲜明的支持他,几乎所有的常委都支持他,那么多的常委,难道都被他灌迷魄汤了吗?
真是太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