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保持先进。
赵卫东知道,在核武器设计技术上,未来的目标是小型化、提高威力比,加强某一特性和效应等。
在核武器材料技术。
涉及裂变和聚变核材料生产。
高能量密度炸药和推进剂,弹头壳体材料,发动机壳体和喷管的新型复合材料等,要不断革新、创新,在核武器引爆控制和安全技术方面,目标是起爆更准确、更可靠,控制更安全,抗辐射和抗干扰能力强等。
在加速器、反应堆与临界装置技术。
涉及核定向能武器的发展,核武器冷试验(非爆炸试验),核潜艇动力反应堆的关键技术,也必需不断开拓创新。
在核武器试验与诊断技术上。
包括核武器效应测试。
弹道导弹飞行试验测控等,要进一步提高,在核武器加工制造技术上,不断变革创新,在计算技术上,核武器研制、试验需要大型、高速、大容量、通用计算机,也需要嵌入式小型化功能全创新。
以及计算机相应的计算技术。
这就需要更进一步发展计算机技术,要特别重视计算机的模拟技术,赵卫东知道,未来会禁止核武器大气层试验。
地下试验也受各种因素的限制。
这就对实验室模拟和计算机模拟技术。
如核武器爆炸效应模拟,运载工具飞行器风洞模拟,核武器设计和作战模拟等技术,对超级计算机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微电子学和光子学技术,微电子电路、光纤和光子器件对核武器系统研制。
起着非常关键作用。
定向能武器技术,这是进一步发展,特种效应核武器的关键,核武器长期库存安全,与可靠性科学管理技术。
使得核武器的作战性能。
进一步提高。
未来核武器威力,多数将在数十万吨TNT当量范围,但作战性能将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为:命中精度更高,具有打击硬目标的能力,就像后世的米国B-52G战略轰炸机。
携带的空射核□□。
弹头当量为20万吨。
其中A型射程1300千米,误差率为185米,B型射程2500千米,误差率为30米,C型采用惯性+GPS复合制导技术,射程2750-4200千米。
误差率为小于16米。
突防能力更强,米国B-52、B-1B和B-2战略轰炸机的,雷达反射截面分别为100、0.75和0.1平方米,被同一台雷达探测到的距离,分别为95千米、28千米和17千米。
可见采用先进隐形技术的B-2和B-1B飞机,空中突防能力,大大超过B-52飞机。
采用隐形技术的核导弹也有类似特性。
如米国“战斧”□□。
发展分导式多弹头,使对方难以拦截,也是提高突防能力的一种手段,抗核加固技术将更加成熟。
核武器在核环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将进一步提高,突防时敌方的拦截更加困难,核爆炸效应对武器系统有破坏作用,破坏机理和程度取决于,效应类型和核武器的威力,例如,冲击波能使导弹蒙皮凹陷,破坏地下井盖。
热辐射能烧坏导弹和地面设备外表。
降低其结构强度。
瞬间的核辐射,能破坏电子器件和弹头引信,核电磁脉冲能干扰或破坏电子器件、设备,使火工产品误爆,中断通信等。
抗核加固是核武器系统。
是为了抵御敌方核爆炸效应,所采取的各种防护措施,据米国报导,核爆炸能使,距其5千米以内的米国M调导弹,或距其10千米以内的前苏联战略导弹偏离目标。
而俄罗斯则称其。
最新的SS-25洲际导弹。
抗核加固水平,高于上述两种导弹,除非被拦截弹直接命中,敌方拦截弹的核爆炸效应,不能使其偏离目标,确保现有的核武器灵活反应能力,灵活反应能力,主要是从戒备状态。
到实际使用的反应速度。
选择和变更攻击目标的能力,为战略导弹配备多种弹头,供不同作战目的使用,是米、俄等国普遍采用的方法。
俄SS-21导弹能携带。
当量分别为1万吨和10万吨的核弹头。
一种是纯□□弹头,一种是空爆杀伤破片弹头,一种是高空爆炸电磁脉冲弹头,还有就是对付战场雷达。
或海军雷达的反辐射弹头。
米国特地为其“三叉戟-2”潜射弹道导弹,研制了非核钻地弹头,用于摧毁敌方,深层地下指挥中心、核设施、化学弹头贮存库,这样就为战略武器,找到了新的常规用途。
掌握先进核技术的国家。
将来还会研制“第四代核武器”,逃避全面禁试条约的限制。
赵卫东十分清楚,第一代核武器,是用铀或钚制造的原子弹,在后世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和技术已广为人知。
无需进行核试验,就可以研制成功。
因此这种武器的扩散,已成为后世的主要威胁,第二代核武器是热核武器,即□□,经过50年的发展,这种武器的技术已经成熟,再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已不大可能。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后世能够被核大国所接受,从技术上讲,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第三代核武器,
是效应经过“剪裁”或增强的核弹。
赵卫东知道,后世研制这类核武器,需要进行核试验,因此受到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限制,可是现在并没有限制。
他很清楚可以尽早进行研制。
至于第四代核武器,是以原子武器和核武器的原理为基础,所用的关键研究设施是,惯性约束聚变装置,因此它的发展,不受全面禁止试验条约的限制,是随时都可以启动。
在军事上,由于这类武器不产生剩余核辐射,可作为“常规武器”使用。
当然也只有那些拥有第二代核武器。
并且掌握先进技术的发达国家。
才有能力,也有条件发展第四代核武器,因此能够掌握第四代核武器的国家,肯定十分稀少。
其扩散也将受到限制。
赵卫东知道,第四代核武器的某些研究,在后世已经进行很长时间了,例如:干净的聚变弹、反物质弹、粒子束武器、激光引爆的炸弹、原子和核的同质异能素武器等等。
金属氢武器。
氢气在一定的压力下,可转化为固态结晶体。
在室温下无需密封可保持很长时间,这就是金属氢,金属氢的爆炸威力,相当于相同质量梯恩梯炸药的25~35倍。
是目前可以想象到的。
威力最强大的化学□□,金属氢武器已列为,米国国家的研究项目,核同质异能素,所谓同质异能素,是指质量数和原子序数相同、在可测量的时间内,具有不同能量和放射性的两个或多个核素。
核同质异能素。
大约是比高能炸药的能量大一百万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