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上古时代,有一华胥[xu]国,该国首领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华胥氏在妙龄少女时代,一天,到领地一个名叫雷泽的大湖去玩耍。偶然看到湖畔一个巨大脚印,非常好奇,便踩了一下。谁知,这个脚印正是雷神的墨宝。华胥氏一脚踩上去,便与雷神产生了交感反应,有了身孕;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一个人首蛇身的儿子,取名“伏羲[xi]”。据说,女娲与伏羲都是华胥氏所生。
伏羲生而灵异,善于观察思考,对天地万物有着极大兴趣。一天晚上,他仰观天空时,突然发现,那些神秘的群星纵横交错的位置与地上的山川河流有相通之处,感到非常惊奇,便记录了下来。后来,他又仔细观察了鸟兽花纹和岩石裂缝,从中受到很多启发。在观天察地、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八卦”。
后来,伏羲做了部落首领。至高无上的地位、日理万机的政事,加上天生勤于思考的品格,让他观察问题更加视通万里、思考问题更加显微镜下,明白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哲理。
这个哲理给后来的神农很大启发。神农按此哲理,用木头加工成木犁,用火边烤边压使木棍弯曲制成犁柄。有了犁,套上牛马,就可以大片开垦土地、种植稼禾。在神农的亲力亲为下,姜姓部落的先民们家家稻粟仓溢、鸡鸭笼满。神农又根据生活需要,让人们把自家多余物品集中到一个地方,进行交换、互通有无,于是就出现了集市。从此,人们的生活大大方便起来。
后来,人们根据伏羲的卦辞、神农的实践,将“穷则变”的道理,演变成“穷极思变”的说法,或曰“穷则思变”。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各位看官: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请让我们共同践行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