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达公司表面的文章做得非常好,又是给整个县城贫困家庭谋福利,又是给县城修路,还建设了几座地标式的建筑,送给一些有影响力的部门。这些做的非常到位,兴达公司得到了当地上上下下的欢迎,那些被兴达公司打压甚至欺辱的企业老板,干吃哑巴亏,想申诉都得不到受理,眼看着自己的辛苦打拼多年的企业被破产。
秦颖的文章里反复提到一个名字,那就是兴达公司背后的投资人,是来自滨海一家大型企业集团的人,这个人很懂得资本操作,很会利用方方面面的关系和势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那三家企业打的七零八落,而在表面上的宣传是,完成了一个最成功的资产重组,优化了资源,进行了彻底的技术改造,实现了落后产能的更新换代,产量和效益成倍的增长。是一个成功的资产重组引进外部资金的成功范例。
秦颖的文章还真是一针见血,她毫不客气地写道,这种企业兼并,其实就是典型的资本家用那种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方法,给那些中小企业带来了灭顶之灾,那些中小企业的老板,经过了几十年的打拼努力,完成的资本积累,眨眼之间,就被比他们更庞大的资本侵吞,兴达集团是利用罪恶的资本,欺辱那些中小企业。
秦颖在另一篇文章里写道,虽然兴达公司兼并了过去的三家钢铁厂,组建了兴达钢铁制造有限公司,全部的出资人,就是滨海那家大型企业集团的担任财务总监的马思菲,马俊仁也就是马思菲所利用的管理者。他们表面上进行的产能改造,利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骗得了一部分当地的银行贷款和国家的投入,但他们在真正的技术上,并没有得到任何改造,炼钢工人在最恶劣的环境下,每天进行着十几个小时的劳做,很多人都得了严重的尘肺病,得了这种病之后,企业只给了一些很少的补偿,就把他们踢走了事。
这可真是几天血淋淋的文字。我看的真有几分是热血沸腾。
而这样的企业却是一个明星企业,刚刚完成了第二期的生产投入,又招了近千名的工人。
对于很多为了养家糊口的人来讲,有了一份收入和相对还算是不错的工作,他们就已经是感激涕零了。
这样的翻文章,一旦发表出去,对兴达钢铁制造有限公司则是一个灭顶之灾。
这几篇文章真是太有分量了,现在很少有记者愿意写这样的文章,因为这完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对那些表面上光鲜的企业,给他们唱赞歌的太多了,记者可以得到优厚的回报,人模狗样的被这些所谓的企业家捧为上宾。秦颖写这样的文章,受到那些不公平的待遇,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秦颖毫无疑问是一个有良知的记者。
我对坐在不远处的秦颖点了点头,让她过来。秦颖又坐在我的面前,我握着秦颖的手说:“你写的这几篇文章简直是太好了,看得我又激动又气愤。”
“我真要把这几篇文章发表出去吗?”
“把这样的文章发表出去,那是会给自己找很大的麻烦的。”
“如果你需要,我也不在乎。再说我也离开了固县,他们也找不到我。”
“他们一看到这样的文章,就知道是你写的吧?”
“有的新闻单位也需要这样的文章,我可以用一个声明,新闻单位也会做到相对的保密。”
“让我考虑考虑,让我考虑考虑。这样,我本来要到辽东省的瓦房店,兴达钢铁制造公司在那里还有一家炼油厂,那里才是他们的大本营。由于北京的事情很急,那里我就去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