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艾斯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2003 > 第387章 教授

第387章 教授(1 / 1)

杨凯一番好说歹说,总算是让周欣这丫头,认可了金兰盟电竞俱乐部的这处位置。 “这都快天黑了,你还不回家吗?”杨凯见周欣久久没有离开的意思,便问了一句。 周欣一脸的不乐意,“小姑夫,你不要跟我小姑学好不好,我好不容易出来一次,你能不能让我多玩一会儿。” “不是我不让你在这儿玩,关键是我晚上要去听课。” 杨凯想选修电子专业,今晚正好有江城大学微电子教授的专业课,杨凯准备去旁听一下。 “我也要去听课。”周欣纠缠着杨凯说。 杨凯看着甩不掉的小尾巴,摇头说:“你听什么听,又听不懂。” “你怎么知道我听不懂?” 周欣一脸的不服气,“就算我听不懂,也可以多学习一下,毕竟我也是要考大学的人。” 杨凯也是着实没有什么办法,最后也只能同意带周欣去旁听了。 “你去可以,但是不许捣乱,要注意课堂纪律。” “哎呀~我知道了。”听着杨凯的嘱托,周欣反倒是一脸的不耐烦。 江城大学微电子专业教授万庆民,是江城大学最具有名气的一位教授。 因此万教授的课,来上课的同学,以及外来旁听的人也很多,偌大的阶梯教室,坐了足足三分之二的人。 杨凯带着周欣找了相对偏僻的地方坐下,他主要还是担心这丫头惹事。 一直负责保护周欣的司机兼保镖江川,也腰杆笔挺的坐在了一旁。 看的出来,江川虽然不苟言笑,但是作为保镖却是非常称职的。 不多时,已经是花甲之年的万庆民教授,走进了教授。 “今天能看到这么多同学来听课,我还是很高兴的,这也说明大家开始重新重视微电子半导体专业了。” 微电子专业在2003年,的确开始出现回暖迹象。 回暖的原因也很简单,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公司,瞄准了手机制造产业。 从2003年,诸多国产手机纷纷进入市场,什么TCL、波导甚至诸多家电制造企业,也加入了国产手机的制造行业中。 手机诸多核心技术,包括最基本的信号源基带技术,在2003年也只能完全依赖进口。 基带研发制造,所需要的就是微电子专业,所以目前国产手机厂商,都在开始招聘微电子专业职工。 然而这个时候,并没有哪家手机制造企业,真正去研究开发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 即便是波导手机,已经成立相关核心技术的研发团队,但是对于研发资金的投入,显然远不及在广告方面的投入。 因此微电子专业的回暖,只是一种就业式的回暖,而并不是真正有人重视到微电子半导体产业的研发。 讲台上的万庆民教授,这会儿也正讲到,国内微电子半导体技术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个很显然的事实上,目前我们的微电子半导体技术,至少落后了国外十五年以上的距离。” “这个说法一点儿都不夸张,因为从八十年代末到今天,我们的微电子半导体技术,几乎是停滞不前的。” “一年前,我和中海微电的贺总,去了欧洲谈光刻机合作技术,当时一位德国工程师的话,让我深有体会。” “那位工程师说的是,光刻机,就算给你们全套的图纸,你们也做不出来!” 万庆民教授这番话说完,台下一片哗然,大多数人都很愤然,这中话听起来就是一种对国人的歧视! 然而杨凯却是格外冷静,因为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种歧视,还是一个事实。 以国内目前的微电子半导体技术,还真就是拿着图纸也做不出人家的那种光刻机的。 “虽然我是咱们江城大学微电子专业的教授,但是以我水平,也很难教到大家一些什么。” “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学习,还有研发的空间。如果现在我们还不去奋起直追,那么未来在微电子半导体领域,我们就会被欧美国家卡住脖子的。” 杨凯以前从来没有了解过微电子专业,对于万庆民教授也仅仅是耳闻。 不过今天一见,他才真正明白,为什么这位万教授,是江城大学知名度最高的教授之一。 因为万庆民教授,看到了未来国内在微电子半导体领域短板,也看到了欧美对国内电子产业的种种制裁。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如万教授看的那么远,坐在前排的一位企业代表人,举手表示有问题要问。 “万教授你好,我是科建集团的技术部经理,我叫王涛。” 科建集团? 杨凯想了好了一会儿,才想起这是一家做手机的公司。 从2000年初,科建进入手机市场,也算是一路风生水起,甚至在2002年还通过赞助英超,通过体育营销模式,让科建手机着实火了一把。 可是在2004年,科建的盲目营销致使公司资金链紧张,终于在一年后,成为最先陨落的一批国产手机之一。 至于科建有什么技术? 在杨凯看来,也就是手机塑料外壳之外,毫无技术可言。 事实正是如此,目前国产手机,都是外形花里胡哨,什么情侣手机、女士专用、男士专用等等,所谓的彩屏,更是连彩信都不支持。 科建的技术经理王涛的脸上,带着一种成功者的优越,“万教授,你似乎是忘了一件事,我们国家已经加入了WTO世界贸易组织。” “在这种背景下,欧美的产品技术,都会无条件与我们共享的,你说什么用技术卡我们脖子,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了。” 果然,无知者无畏。 这位王涛王经理那沾沾自喜的模样,让杨凯看到了,目前国内手机行业的盲目乐观。 讲台上的万庆民教授笑了一下。 “这个问题我们不做讨论,但是有一点我想大家都清楚,没有谁会轻易拿出,自己花费巨大人力物力研发出的核心技术,去真正和别人共享。” “所谓的共享,必须是缺失一方,付出高昂代价才能获取的!” “当然,我不是经济学教授,现在我们只谈微电子专业的课题。” 万庆民没有去太多的和王涛争辩,因为这种争辩,无疑是对牛弹琴。 “应该去叫醒,那些沉浸在安逸美梦中的国产手机了!” 杨凯暗暗在心里说着。

点击保存 本站发布页
最新小说: 1983:弃艺从文开始的文豪 不浪不是好导演 华娱1997:公知粉碎机 快财务自由,内娱整顿系统来了! 重启人生 我15岁拿金棕榈很合理啊 我真没想霍霍娱乐圈 美利坚头号玩家 人在阳间,你说我阴司当差十年? 还写什么歌,快进到不要笑挑战